眾所周知,變風量空調系統是通過改變送風量也可調節送風溫度來控制某一空調區域溫度的一種空調系統。該系統是通過變風量末端裝置調節送入房間的風量,并相應調節空調機(AHU)的風量來適應該系統的風量需求。變風量空調系統可根據空調負荷的變化及室內要求參數的改變,自動調節空調送風量(達到最小送風量時調節送風溫度),以滿足室內人員的舒適要求或其他工藝要求。同時根據實際送風量自動調節送風機的轉速,最大限度地減少風機動力,節約能量。
1.2 國內外發展概況
變風量(Variable Air Volume)空調系統于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美國。在當時定風量系統加末端再熱和雙風道系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占據舒適性空調的主導地位,因此,變風量系統出現以后并沒有立刻得到推廣,直到1973年西方石油危機之后,能源危機推動了變風量系統的研究和應用,此后20年中不斷發展,如今已經成為美國空調系統的主流。
變風量系統在發展初期,因支管風量平衡的需要和控制設備的局限,大多要求采用高速送風系統,主要送風速度在12.5m/s以上,并且推薦采用靜壓復得法設計風管系統。盡可能地采用圓形或橢圓形風管,以減小摩擦阻力。但是高速送風系統的風機耗能大,且管路系統噪音增加。隨著壓力無關型VAV box基本上全面取代壓力相關型VAV box及DDC控制器的發展,于是變風量空調方式在低速送風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
在日本,將變風量空調方式用于低速送風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值得關注。由于傳統的皮托管流量傳感器在5m/s的風速下難以測定,因此日本人開發研究了超聲波流量傳感器和電磁式流量傳感器等多種適用于低速送風系統的前端設備,一方面節能,另一方面降低了風管噪音,因此,進入90年代以后,無論是新建還是70年代以前建造的空調系統的翻新改造,基本上都采用變風量空調系統。
我國在70年代即有人研究VAV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并在地下廠房、紡織廠、體育館等建筑中就采用過VAV系統。在80年代末期我國出現的首批智能化建筑中,也曾采用過VAV系統,但由于建設過程和使用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有些工程兩三年后使用單位便取消了變風量系統的運行方式,相應的自控設備也拆除了,這使得變風量系統的優點沒有發揮出來,變風量系統附加的投資難以得到回報。在此期間,變風量空調技術(包括控制技術和設備),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目前,在國內智能建筑的高速發展過程中,急需全面深刻地分析變風量空調系統的發展趨勢和技術關鍵,總結工程實例,促進這一重要技術的平穩發展。工業洗衣機 全自動洗脫機 水洗機 洗衣房設備
1.3 變風量系統的特點
1.能實現局部區域(房間)的靈活控制,可根據負荷的變化或個人的舒適要求自動調節自己的工作環境;不再需要加熱方式或雙風道方式就能適應多種室內舒適要求或工藝設計要求;完全消除再加熱方式或雙風道方式的冷熱混合損失。
2.自動調節各個空調區域的送入能量,在考慮同時使用系數的情況下,空調器總裝機容量可減少10%-30%左右。
3.室內無過熱過冷現象,由此可減少空調負荷15%-30%左右。
4.部分負荷運轉時可大量減少送風動力,根據理論模擬計算,全年平均空調負荷率為60%時,變風量空調系統(變靜壓法控制)可節約風機動力78%。
5.可應用于民用建筑、工業廠房等各類相應的場合?蛇m應于采用全熱交換器的熱回收空調系統及全新風空調系統。
6.可避免凝結水對吊頂等裝飾的影響,并方便二次裝飾分割。
總之,變風量空調系統較定風量空調系統和風機盤管系統而言,具有舒適、節能、安全和方便的優點,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采用。